伦敦手工艺周展览“海丝回响石头记”来了!国内首站广州太古汇启航 古味艾草青团!野生艾草、传统馅料、手工制作。甜口芝麻、红豆青团,咸口青饺3种口味
伦敦手工艺周展览“海丝回响石头记”来了!国内首站广州太古汇启航 古味艾草青团!野生艾草、传统馅料、手工制作。甜口芝麻、红豆青团,咸口青饺3种口味,
伦敦手工艺周展览“海丝回响石头记”来了!国内首站广州太古汇启航
新快报讯 伦敦手工艺周中国·泉州馆重点展览“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日前在广州太古汇开幕。展览邀请来自泉州、厦门和广州等地的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和在地文化艺术机构共同创作,并打造丰富的展映板块及公众活动,引领观展者航行于“石间”,探索海上丝绸之路的丰厚历史,感受广州港的时代变迁。
“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日前在广州太古汇开幕。
开幕仪式上,广州太古汇特邀著名南管艺术家王心心带来传统南音表演,启航这场人文之旅。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瑛女士致辞表示,广州已从旧时的海丝古港成长为开放的时代新港,如今再次选择广州作为起航点,启动“海丝回响·石头记”全国巡展,期望为观展者揭开一幅横跨海丝历史人文、工艺传统、未来可持续生活等多个角度的宏伟画卷。
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瑛致辞。
石之古,石之坚,在东方文化中,石头是生命迸发的源头。对海丝沿途城市而言,石头更被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建筑中,成为当地民俗的文化寄托。而古人在航海工具书——《海道真经》中,也曾用石塔作为线索标记航线与方向。展览设计以“海道针经”为灵感,构建出“甲板”造型的U形开放空间,地面蓝色连线如同航海指南,指引观展者进港、开洋、转向、避礁,从此到彼,收获海上航行般的独特观展体验。
“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空间设计。
从“港口”出发,展览各部分层层推进。“港口、造船与海洋——海上石语” 港口与海洋专题展通过影像复原中国古代精密的制船技艺;步入“石头的世界”主题展中,观展者通过建筑理解东方石谱之意韵,探讨石这一材料与海丝沿途城市生活、历史、信仰和建筑的关联;继续深入,进入“女性:渔女像——渔女梦石”板块,满富昂扬生命力的海边女性生活群像跃然眼前;“非遗:南音与书写”主题展与“非遗:南方木偶”主题展则用悠悠南音与木偶戏剧传颂古人悠远情怀的浪漫想象;从过去走向未来,“石:可持续设计”板块邀请新锐艺术家,以可持续设计理念展示石头创作的在地表达。
“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现场。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要道重港,广州孕育出独特的城市文化和风土风物。广州站特设“海丝回响·广州港”特别板块,展现广州港的变迁、古今商贸史、知识图谱等。展览期间,还邀请多位国际、国内著名策划人、专家、设计师、艺术家举办两场学术论坛和分享会,观展公众亦有机会通过蟳埔女簪花主题工作坊和公共影像放映两场公共活动,从多角度近观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历史画卷。
“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现场。
时光千帆过尽,古老码头已喧嚣成烟火街市,遮天的蕃舶呼啸成穿行的车流,古港盛景已成过去,但广州开放包容的精神依旧生生不息。展览以深厚历史对话当代命题,用在地艺术重新诠释“附近”概念,创造出一个公共艺术场域,吸引周边居民驻足,进一步体验本地历史与在地文化的魅力,重新理解人和人、人与社区之间的关系。
“海丝回响·石头记”国内首展现场。
从海丝古港到时代新港,黄瑛在接受记者时采访表示,广州太古汇秉承太古地产SD2030社区营造策略,让历史过往在当下时代焕发新生。开业十三年来,通过公共艺术空间的打造、非遗文化和在地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广州太古汇不断丰富所在城市社区的人文面貌,未来还将继续拥抱时代命题,为华南地区消费者打造更多元、创新与深刻的城市文化事件,创造一个历史与当下交融、艺术与人文共生的美好社区。
发布于:广东
古味艾草青团!野生艾草、传统馅料、手工制作。甜口芝麻、红豆青团,咸口青饺3种口味
今年头一波艾草青团终于来了!
富春江的江心小岛采集野生艾草,桐庐传统山村小吃非遗传承人定做,手工制作哦,费时费力。
凡是尝过我们艾草青团的朋友,都对它念念不忘。
刚过完年就疯狂催着上架.....
要说馋,我也馋!这不,为了寻找野生艾草,一直追到了富春江心的小岛,带回来今年头一批的艾草青团!
随手截图都是好评反馈??(感谢各位抬爱)
遗憾的是,野生艾草越来少,2024年新鲜制作的艾草青团,抓紧吃~
甜口的芝麻、红豆青团,咸口党的青饺
10个/袋,2袋只要??78元。
记忆中的那个味道,真的永不磨灭。正宗的青团,肯定要用艾草做啊。这才是记忆中的春天的味道。
为了尝到这短时间的美食,早早约了桐庐传统山村小吃非遗传承人米粿叔,他们家制作传统青团,不花哨,却是老底子的!
不算采艾草、炒料、揉皮的时间,熟练的阿婆一天只能捏上200多只。
米粿叔用地道的做法:采摘野生艾草捣烂入团,青团才会自带青草香气。
起了个早,渡富春江采集艾草,这个时节野生艾草还是嫩苗,水嫩嫩散着清香;用野生艾草捣烂制成的青团,自带鲜活的春天气息,真不是流水线出来的青团能比的。
染色剂可渲染不出这春天的颜色,我们跟着米果叔,用原始的方法采摘艾草,摘完这满满一篮艾草,纯野生的,回去做青团咯。
处理细嫩的艾草,要用石灰水炝制24小时、再大火熬制去涩味,漂洗后再捣出浆汁。
比起直接用艾草粉或是艾草榨汁给青团上色,选择了更耗时的纯手工汆熟捣烂。
虽然很费时费力,但青团味道会更加清香浓郁。
满满一大篮艾草捣烂挤干水,就只剩这些。捣成碎末的艾草,与蒸熟的水磨粳米粉混合,揉出韧性十足的面团。
粳米做的青团皮,弹性很好不粘牙,做出来更香、更糯、更清新,不像糯米那么黏嗒嗒且不好消化。
经过半小时不间断地充分揉和,才入口软糯有韧性,不粘牙。
不粘软糯的皮做好了,再抟成半个拳头大的窝口,往里面包入各种甜、咸馅料,收口,上蒸笼蒸熟。
像年糕一样,Q弹不黏,手工分成30g左右小段。青团千奇百怪的馅料里,以豆沙馅、芝麻馅为传统,翻炒两三个小时,时长不够浮油腻口,过火则会焦苦。
芝麻糖粉的馅儿,咸馅倒是地方特色,米粿叔将雪菜、豆腐干、笋丝、萝卜翻炒,做馅。
能明显感觉到雪菜的气味和笋丝的鲜味,一咬就有清脆的颗粒,含着汁水,吃不腻的组合。
这个时节的笋丁+咸菜,能不好吃吗!蒸的时候,在锅底刷一层薄薄的油,就不会粘锅。
等待青团从草绿色变成圆润饱满的翠绿碧玉,色泽鲜亮,油光闪闪惹人爱。
表皮上看得见的艾草
这才是真的艾草做的青团的颜色,艾草汆熟捣烂后,再与水磨粳米粉搅匀拌和,抟成半个拳头大的圆团,往里面包入各种甜、咸馅料,上蒸笼蒸熟。
由于艾草本身颜色偏黑,再加上会氧化,颜色会比较暗,这才是对的颜色!
做出来的青团,皮软糯弹韧,比糯米粉做的好消化,不粘牙。恰到好处的艾草清香,不会掩盖内馅味道。
嗜甜党爱的豆沙馅、芝麻馅,口感细腻顺滑,还有芝麻和豆沙本身的香。
香甜的芝麻蒸熟后直接流沙了!
咸口推荐咸青饺。雪菜、豆腐干、笋丝、萝卜切丁,少油翻炒成馅,一口下去,脆的糯的,咸的鲜的,都有都有~
笋丁+雪菜+野生艾草,够不够时令?一口吃掉一个春天!
老底子的手艺,无添加剂、防腐剂、0色素,新鲜艾草对身体真的有益。
每袋都是10颗,2袋78元,今年第一批艾草青团,抓紧时间尝尝鲜吧!
艾草青团都是新鲜制作,不添加防腐剂,收到后一定要放冷冻保存。
粳米粉是大米类,蒸熟后放一段时间会变硬,这是正常的,你们回想下隔夜饭会变硬,所以要趁热吃哦。
记住,要冷冻保存哦,不是冷藏!
由于艾草本身颜色偏黑,再加上会氧化,颜色会比较暗,这才是对的颜色!
做法也简单,懒人隔水蒸,无需解冻,锅内水沸后,隔水蒸10至15分钟。
还有更懒的,直接用微波炉叮,无需解冻,将青团放盘中并加盖,高火2分钟。
咸口的艾饺,还可以煎着吃,更能激发香气,自然解冻后小火慢煎8分钟左右,小火慢煎8分钟左右,表皮金黄即可食用。外皮金黄焦脆,内里软糯鲜香,真绝了!
都是些天然食物,没有你叫不出名的花里胡哨的添加物,干净健康。
开年头一批青团,满满春天的味道,大家且吃且珍惜吧…
发布于:浙江?